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石斛种植

石斛种植

铁皮石斛第一代种植模式的主要缺点

2020-09-09 08:55:19 0
铁皮石斛的人工产业化种植可以追溯到上世纪的80年代。 1986年,以浙江天皇药业有限公司为代表的企业开始尝试铁

       铁皮石斛的人工产业化种植可以追溯到上世纪的80年代。

        1986年,以浙江天皇药业有限公司为代表的企业开始尝试铁皮石斛的人工规模化种植,并取得了成功,由于铁皮石斛的保健功效和药用价值越来越得到消费者的认同,因此该产业不断壮大。到2007年年底为止,全国人工集约化种植的铁皮石斛面积达到了5000亩左右,但基本上集中在浙江,代表性企业浙江天皇药业有限公司、浙江天方科技有限公司、浙江森宇药业有限公司、浙江天目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和乐清市雁吹雪铁皮石斛有限公司等企业。这些企业种植铁皮石斛的模式基本一致,就是在能遮雨(种植大棚有能遮雨的薄膜)和能调节光强(种植大棚有能调控光强的遮荫网,有些是一层,有些有两层)的大棚内种植,种植基质置于地面,一般是先在地面铺一层30厘米左右厚的小石子,然后再在小石子上铺上一层生物质来源的基质(如木屑、树皮等)(浙江天皇药业有限公司就直接在小石子上种植)。为了方便与“床栽种植模式”分开比较,我就将这种“地栽种植模式”定义为“第一代铁皮石斛种植模式”,而将“床栽种植模式”称为“第二代铁皮石斛种植模式”。

        以地栽为主要特征的“第一代铁皮石斛种植模式”尽管取得了成功,但也存在以下一些问题:一是因为难以杜绝地面害虫或土壤中病原物的危害,从而出现病虫害相对较为严重的问题,最终导致农药使用量较大;二是所用的基质也较多;三是由于基质直接置于地面,基质积水的现象难以彻底解决,而铁皮石斛的根在生长过程中是最忌基质积水的,种植基质一旦积水,就会导致烂根现象的发生。

        由于 以地栽为主要特征的“第一代铁皮石斛种植模式”存在的以上难以克服的缺点,从而导致产量不高(一般平均年亩产在150公斤左右,种植4年后一次采收时总产量约在600公斤左右),而种植成本却相对较高,由于种植成本相对较高,从而导致产品最终价格高企,这又进一步影响了消费市场的拓展。

      尽管铁皮石斛的保健功效和药用价值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同,但由于上述原因,铁皮石斛从1986年到2008年的22年间也才发展到5000亩,可以说发展速度还是比较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