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石斛新闻

石斛新闻

太平深山有霍山石斛

2019-09-30 08:39:43 0
 7月初,和几位文友一道,前往霍山县太平畈乡,在深山老林里目睹了石斛的真面容。曾在《佛子岭文艺》看过一篇传说,这儿原先很荒芜,也很动乱。某一年县太爷发了一道指令,将此地更名

 7月初,和几位文友一道,前往霍山县太平畈乡,在深山老林里目睹了石斛的真面容。曾在《佛子岭文艺》看过一篇传说,这儿原先很荒芜,也很动乱。某一年县太爷发了一道指令,将此地更名为太平,结果真的平安无事了。若干年后,神奇的不仅在于传说,还在于这儿生长着被誉为“仙草”的石斛。

  进入太平畈,道路两边随处可见石斛经营的招牌,“中国石斛之乡”绝对是有底气的。首先我们来到一处叫“药王谷”的基地,几棵高大的厚朴树在山下欢迎着我们。步入山林,一排排垄地似梯田一般由下而上逐层排列着,自然生长的树木遮挡出一大片荫凉。很幸运我们在攀登时看到了几株野生石斛,它们长在一块天然巨石上,周边布满了青苔。管理人员介绍,石斛中最珍贵的是米斛,也是植株最小的,三两节的小茎,每节和米粒差不多。真正的霍山石斛,指的就是米斛。比米斛植株长很多的是铁皮和铜皮,颜色偏于青褐色和青红色,价值比米斛逊色很多,但也不菲。

  下午,我们来到另一处基地。这一处在几座无名大山里,更加宁静,我们沿着一条小溪流溯源而上。山路狭窄而蜿蜒,时而平缓,时而陡峭。两边都是葱郁的高山,中间一条清澈的小溪,缓缓漫步在山路,鸟鸣啾啾、溪流潺潺,不时还能遇见山下不曾有的野花野草。我们恍如来到诗一般的胜境,这里没有尘世的喧嚣,可以深深地呼气吸气,排除内心的烦躁和积郁。主人说,这儿环境幽雅,离民间传说的“仙人桥”很近,去年央视《走遍中国》栏目组来这儿拍摄过霍山石斛的专题片。

  步行了20多分钟,才来到基地,几间搭建的简易小房让人有回归了人间烟火的感觉,屋旁有一块菜地。我们刚刚一到,小狗“汪汪”地叫了起来。此时有人说登山累了口渴,主人准备烧水,一位朋友指着门前的溪流说,身边就有天然的山泉剐水,甘冽清纯,喝上几口岂不更解乏吗?大家笑着称是。

  基地里种植的全部是米斛,都是原生态的,它们生长的养分靠的是树皮、碎石和羊粪。俨然世外桃源一般,一块块错落有致地排列着,好似茶园一垄一垄的格局,虽然不是那般翠绿,但一点一点的绿意显得更加珍贵。还有几处,米斛就种植在突起的巨石顶面上,与石头下面形成了对比。基地一直向山上延伸,如果再往上走,不多远就是岳西和英山了。

  主人介绍,米斛植株只有两三公分长,却培植了足足两年。基地种植成本每平方米四五百元,收获后成品售价一般每克四五百元。等一些种植技术改进后,产量大了,售价就会降下来,那时一般的人群都可以享受到“仙草”的滋味了。有个朋友开玩笑说,能不能弄一点新鲜的米斛尝尝,没想到大方的主人答应了。细细咀嚼,青涩微甜,两位文友诗兴大发,当即赋诗赞扬。

  返回的路上,石斛基地的主人说,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国家《药典》的编纂人员,来霍山考察野生石斛,结果发现很少了,于是就在石斛条目里备注了“濒危”,于是直到现在石斛的市场很难打开。越来越多的石斛人正在努力,争取摘掉石斛在《药典》里“濒危”的帽子,并打亮自己的品牌。我想,留得这片深山在,不怕石斛不兴旺。

  古时有位诗人说,此处重峦叠翠的群山大别于他山也。那么,石斛在这片别开天地的厚重地域里,明天也将异彩纷呈。我带着对石斛和深山的印象,回到家写下了一首《深山观石斛》:翠峦闻风影识丁,抚琴仙草步轻盈。成金点石瑶池贵,不老流连在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