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石斛知识

石斛知识

为石斛之标准而探源

2020-03-08 09:00:14 0
——为石斛之标准而探源 广州中医药大学 魏刚 研究员 余及余之团队致力于中药标准尤其指纹图谱研究十又五年,石斛之
——为石斛之标准而探源

广州中医药大学 魏刚 研究员

余及余之团队致力于中药标准尤其指纹图谱研究十又五年,石斛之指纹图谱研究也近六年,窃以为小有心得。一日埋头又翻古书(图1),先读之一惊,再读之而汗颜……
 

 

图 1 论湿温病症用药之误

再三思之,石斛,本经之上品,古之良药,久不见真影。今人近年栽之,组培、栽培历尽艰苦,终有所获,莫不欢喜。然所栽石斛之来源、石斛之品质,众地各言其是,然是否就是古人所言之石斛?察各地所言,尚未能解心头所惑。

“石斛之真”在哪里? 不真则标准不实,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求真之心,毅然而生,前六年之磨炼,原来只是开始。

求真之路,思之有三。一者古之传承,探诸家本草以求源,二者地理方志,探各地之物产,三者原地考察,最为真实,但似痴人梦想,皆言仙草难寻,岂可许你。

古之本草、方志书籍众多,本文按时间先后选取重要时点之记载,唐、宋之言多明确,明、清之人多论述。尽量引用清楚之原文,以求真实可考。有关重要疑问的论证(本草石斛图、金钗之辨、道地之变迁等)在相应时间节点展开,主要根据野外实地观察进行阐述,无厚此薄彼之念。不足之处,请诸位方家指正。

神农本草经、名医别录、本草经集注

《神农本草经》简称《本经》,是中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成书于东汉(25年-220年),是对中国中草药的第一次系统总结。

《名医别录》,约成书于汉末,《新唐书》于志宁传中提到:“别录者,魏晋以来,吴普、李当之所记,言其花叶形色,佐使相须,附经为说,故弘景合而录之”。《名医别录》首次明确提到石斛“生六安水傍石上”,见图2。

《本草经集注》南北朝梁代陶弘景(456年~536年)所编著。此处首次提出了石斛的“色如金、蚱蜢髀”等特点,见图2。
 

 

图 2 神农本草经与本草经集注 石斛

二、新修本草

《新修本草》(公元657-659年,唐显庆2-4年),苏敬等编著,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药典。尚志钧辑校本见图3,(每翻阅本草书常感叹尚志钧老先生几十年辑复本草之心血。)很明显,《新修本草》延续了《本草经集注》的提法。

 

图3 新修本草 石斛

三、千金翼方

孙思邈(581-682),被后人誉为“药王”。 《千金翼方》,约成书于永淳二年(682)。作者集晚年近三十年之经验,以补早期巨著《千金要方》之不足,故名翼方。在《药出州土第三》中首次记载各州之良药,相当于今天的道地药材。其“ 论曰:按本草所出郡县皆是古名,今之学人卒寻而难晓,自圣唐开辟,四海无外,州县名目,事事惟新,所以须甄明即因土地名号后之学人容易即知,其出药土地,凡一百三十三州,合五百一十九种,其余州土皆有不堪进御,故不繁录耳。”

其中石斛主要出自①淮南道的“寿州、光州、蕲州、黄州、舒州:并出生石斛”, 见图4。②江南西道的“ 江州:生石斛。潭州:生石斛。” ③岭南道的“广州:石斛、白藤花、丁根、决明子、甘椒根。韶州:石斛、牡桂、钟乳。春州、封州、泷州:并出石斛。”见图5。

 

图4 唐.淮南道 寿州、光州、蕲州、黄州、舒州

图5 唐.岭南道 广州、韶州、春州、封州、泷州

从《新修本草》,到药王孙思邈之记载,唐朝时期石斛之道地产地其实比较清楚,主要有六安(即今日之大别山地区)、始兴、春州等(即今日韶关、阳春等广东地区),以及江州等。

四、本草图经、证类本草、大观本草、绍兴本草

《本草图经》北宋·苏颂等编撰,成于1061年。本书收集全国各郡县的草药图,具官修之图的地位,记载了各种药物的产地、形态、性状、鉴别、功用等。

 

图6 本草图经 石斛图

《本草图经》首次直观地给出了两地石斛之图,温州石斛和春州石斛。然看过众多现代文献后,觉今时之人似未对此二图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本草图经》保存了北宋中期全国本草普查的成果,特别是药图由当时的本草人士根据标本实物绘制,至今对中药材进行考证仍有参考价值。

温州石斛之图本文暂不谈,没有实地调查没有发言权,今后有机会考察之。春州石斛之图,由于尚志钧辑校版之图(图6 右)似不清晰,笔者开始也未引起重视。一日认真比看《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1982年09月人民卫生出版社,图7 右),图更清晰,似有所悟。

 

图7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 石斛图

所悟之一:石斛出山石之上,山顶有树,山腰石壁中有石缝。所悟之二:石斛似往下垂,即根部在上面,茎垂而下,似暗合民间所言之“吊兰”。

有没有更清晰之图来证实这个想法呢?想来当年尚志钧老先生所查国内资料应该很全,虽也尝试翻阅公开文献,未有所获。

再查宋代重要本草之链条,《证类本草》(约成书于1097-1100年)、《大观本草》(1108年)、《绍兴本草》(1159年)基本延续了《本草图经》的图谱,想来当年宋朝政府官方应有刻板清晰之版本。一日终获《大观本草》、《绍兴本草》之图(图8),解本草图经之疑惑。

 

图 8 大观本草与绍兴本草 春州石斛图

《大观本草》与《绍兴本草》图较清晰,均显示“茎垂而下,茎圆无叶,且茎尖较尖细”。至此,感慨古人以写意之风画药材之实,让后人猜想,仿如佛门之公案。以下便以图推图,示意野外真实情形。图9、图10、图11。

 

图9 示意 山顶有小树,山腰石壁,壁有孔洞

图10 示意 石斛从石壁中长出,茎朝外或朝下,茎圆、茎中段叶脱落,茎尖较细

图 11 示意 野生石斛特点与文献记载对照

五、本草纲目、本草汇言、景岳全书

《本草纲目》明朝伟大的医药学家李时珍(1518-1593年)以毕生精力,亲历实践,对本草学进行了全面的整理总结,历时29年编成。也最为世人所熟知。

本草纲目一出,其余本草沉寂。石斛篇初读之,似仅罗列前朝诸家本草,然翻遍历代本草,再三细读之,佩服时珍先生确实用心,尽量利用当时文献考证,三十多年,一千八百多味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见图12。

然正因为药味太多,不可能每味药的背景都交代清楚,更不可能都实地考察,难免产生一些“公案”。以下就两个最重要的疑问试分析之,纯属个人见解,不对之处请方家指正,百花齐放。

图 12 本草纲目 石斛

6. 1 金钗之辨

时珍曰:“其茎状如金钗之股,故古有金钗石斛之称”。时珍称“古有”,当指前朝。石斛之“金钗石斛”之称或许始于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载有“金钗石斛圆”,方名虽为“金钗石斛圆”,但方中药味仍记为“石斛”。

 

图13 通志与本草衍义 石斛

“石斛之茎如金钗”?看过许多的文献,去过不少的基地,未曾见过其茎如金钗的现象?《本草经集注》曰:“桑灰汤沃之,色如金”, 也有人工的痕迹,面对现时众多不同品种石斛加工后的黄色,这可能也是多数人没有深究的原因。

一日第六次前往某山寻仙草,远处崖壁上看似空荡荡,望远镜中突现一物(图14、图15),总觉似曾相识,一时竟然愣了神,金黄色的茎条如此之多,这么大丛,端详许久,才恍然大悟,莫非这就是传说中的“金钗”?

 

图14 示“金钗”生长环境 生于阴崖,如《通志》记载

图15 示意“金钗”其茎 多年生金黄老条苍劲有力

“金钗”很有可能的一种解释是:石斛茎条自然老化、干燥后天然形成的黄色之条,质地比较坚硬又能保存较长时间(多年),古人见之似头钗,因此取像称之为金钗石斛。金黄色老条同时伴有新生鲜条,生气盎然,神似仙草!

再看图16,原以为多年生大丛才有金色茎条“金钗”,没想到年轻的也有,让人琢磨不透,感叹自然之神奇!

 

图16 示意 “金钗”金黄茎条在阳光下情形

6.2 为何从明朝开始,唐、宋道地产地开始变迁到蜀地

唐、宋之贡品主要出自今天的安徽和广东(后来延续到温、台二州),为何到了明朝大家齐呼“金钗花”?良久思考,不入其门。一日细读《石斛》之诗,感作者之经历,豁然明了。

 

图17 石斛诗

一位南宋的高层人士,诗言“蚱蜢髀多节,蜜蜂脾有香”,非常形象描绘出了石斛“蚱蜢髀、粘口、味香”等特点。但“药谱知曾有,诗题得未尝”,可见真的石斛当时已经非常稀少。

原因之一:稀少;原因之二得益于明朝另外一位杰出的医药学家考察所记,倪朱谟天启四年(1624年)撰成《本草汇言》。在编著过程中,“周游省直,于都邑市,幽严隐谷之间,遍访耆宿,登堂请益……”

 

图18 本草汇言 石斛

原因之二:倪朱谟可能根据实际所见所闻,指出“气味腐浊”等缺点,加之在稀少的情况下,难以挑选出贡品,令“充贡者”都要“取川地者进之”。

原因之三,医学流派的影响。其实这可能是一个更主要的原因,易为现时从事石斛行业者所忽视。中医自古医药一家,多数医学家也是药学家。某种医学流派代表人物对药物的使用会产生非同一般的影响,如明朝著名医家张景岳及其《景岳全书》对后世就影响巨大。

 

图19景岳全书 石斛

笔者不敢妄加猜测景岳先生是否见过真的“唐、宋石斛”,但他强调“扁大而松、颇有苦味”之石斛,很有可能是蜀地之“金钗花”,“此药有两种”也透露出当时的医家也认识到传统的“唐、宋石斛”与当时推崇的“金钗花”明显不同,自然功效也不同。经此一辩,明清医家推崇“金钗花”是显而易见的。

总而言之,“唐、宋石斛”转向明清“金钗花”,原因有三,其一稀少、其二气味腐浊等不足,其三性味、功效的变迁,由甘转苦、由补转清。

其实不同的品种各有其特点,诸家各地不必引经据典推己贬他,唯有加强现代科学研究针对性养生或治疗而已。

七、本草纲目拾遗

《本草纲目拾遗》(公元1765年,清乾隆30年)由赵学敏编著。该书是在《本草纲目》刊行100余年之后编著,其目的是拾《本草纲目》之遗。 对石斛而言,本书最重要的是明确、详尽地阐释了霍石斛。见图20。

霍山石斛是幸运的,又是不幸的。幸运的是赵学敏老先生引多家之言,阐述如此清晰,造福后世六安子孙。不幸的是盛名之下,乾隆《霍山县志》载“因采者众,本山拔剔已空。”光绪《霍山县志》更形容“石斛则又搜求殆尽,寥寥如晨星矣。”

 

光绪霍山县志修订者是笔者少见的在县志中对药材有感情之人,特录赞之,见图21。

 

图21 光绪霍山县志

然而霍山石斛最终还是幸运的,在政府及当地人士的努力下,尤其何云峙等对野生资源的收集与保护,安徽当地学府众多学者的研究支撑,如王立志等八十年代对霍山石斛的调查等,以及上海包雪声、顺庆生教授等对霍山石斛的研究考证,推动了霍山石斛的发展,产业化也在进行之中。

八、本草正义

从文献考证,以及实地了解,铁皮、霍斛、金钗花,应该说是古人应用石斛的主流品种。部分地区存在其他石斛的当地应用也有可能。然自古就有木斛等充之,医工亦不能明辨。且不同石斛的功效混淆,无疑加大了石斛行业的难度。

不同石斛药材的临床用法,除江浙一带,当不普及,即便是《中药学》教材多也考证不清,《中国药典》不同石斛功效一样让人难以认同。其实前人已有论述,其中尤以张山雷讲得明白。张山雷(1872-1934),名寿颐,江苏嘉定(今属上海市)人。热衷著书立说、培养中医药人才,为民国时期的一大名医。

 

图22 本草正义 石斛

张氏对石斛的描述,可见其著书之用心。每种石斛的特点描绘清楚,应该是不仅见过,而且熟知;石斛伪劣之品也交待清楚;每种石斛的功效特点、适用症候,甚至煎煮方法,无一不说明。诚可借鉴!

九、收获与建议

铁皮、霍斛、金钗花,从唐、宋的道地产地到川、黔、滇、桂的变迁,野生资源的交替匮乏,人类跟着资源走,并破坏着,替代品种的不断增加,历史的乱局不知何人可以拨清?

笔者经验,若非野外实地观察,其生态环境、以及不同生长时期的形态变化、不同生长地点的影响,对古人的描述则很难全面的理解。譬如:禁生等别名,见过野外的生态环境才容易理解。本文提供野外照片的另一目的,从其幼年、青壮年、老年均有所选材,甚至遭自然破坏也如实提供,显示其生存环境之艰险,供相关研究者参考。

石斛的组培、栽培近年取得不少进展,然从观察来看,离药材的标准还有不少差距。由于栽培规模(非GAP栽培)的不断扩大,而质量未见提高,造成了一定的困境。主要原因可能在于对“药材”理解的不到位,即该种什么?种出来干什么?怎么用?存在认识不足,种植不规范,更不论奢谈系统、规范的科学研究。无基础科学研究的支撑,何谈走远。

建议还是那几条:(1)野生资源保护,选好种,规范育种、GAP种植;(2)品质保证,建立标准;(3)加强基础研究,针对养生或具体病证相应展开(产品剂型、药效、作用机制、安全性评价等)。建议很简单,细节要实在,投入需加强。非一时之功,唯此可保持竞争力。

就指纹图谱研究而言,在顺庆生教授、杨明志主任的指导下,我们初步认为可选取不同主产地,最好是传统的原产地,如安徽、广东、浙江、四川、云南、福建、广西、贵州等地的样品先期开展,探讨共性与个性。

最后,感谢近年来,尤其这二年东奔西跑,山里山外,提供帮助的人们。感谢杨明志主任的信任,感谢顺庆生教授的悉心指导,感谢韶关市、容县、连城县有关市县领导的支持,感谢永生源刘宏源、安徽圣农生物、连城冠江江仁辉、仁化鑫宇、容县何忠海等的帮助,以及感谢联盟罗秘书、永生源刘穗金和圣农小张的工作热情,感谢提供野外信息的朋友!

最好的感谢,让我们一同欣赏并理解偶露真容的仙草。(说明:野外的照片由课题组远距离拍摄,我们希望长时间的观察,有一个系统的材料,现仅供科研使用,相关标记敬请理解。相关地点暂不公开是对她们最好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