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首期石斛培训班将在江油战旗举行
日前,记者从中国中药协会石斛专业委员会了解到,我省首期石斛产业及种植技术培训班将于2012年10月13-14日在江油市战旗镇举行。
石斛是一种传统名贵中药材,属于兰科植物石斛属,我国已知76个品种,全世界约有1000多个品种。石斛作为药用记载最早出现在至今2000多年前的《神农本草经》,该书将石斛列为上品,谓:“……味甘、平,无毒。治伤中、除痹、下气,补五脏虚痨、赢瘦、强阴。久服厚肠胃,轻身,延年,长肌肉,逐皮肤邪热,痱气,定志除惊……”。
金元四大家之一朱丹溪将其称为“滋阴圣品”。民间把石斛、天山雪莲、三两重的人参、百二十年的首乌、花甲之茯苓、苁蓉、深山灵芝、海底珍珠、冬虫夏草并称为“中华九大仙草”,石斛位列其首。当前,我国人工种植的石斛主要以铁皮石斛、金钗石斛、紫皮石斛等为主,以铁皮石斛最优。石斛成熟的孢子中因缺少胚乳,其自身繁殖能力极低,大多数是依靠单丛发新芽来实现增殖。石斛对生长环境要求非常高,地域性很强,一般生长在原始森林、高山悬崖背阴潮湿地方。过去,因人们保护意识较低,一旦发现一丛石斛都是连根拔起,全株采收,导致自然界野生石斛越来越少,以至于到现在濒临灭绝,被列为世界濒危保护植物,以我国最为典型。我省历史上石斛资源十分丰富,宋朝医学家苏颂就在《本草图经》中记载石斛:“今荆湖、川、光州郡及温、台州有之”。明代著名医学家李时珍在其经典名著《本草纲目》记载:“其茎壮如金钗之股,故古有金钗石斛之称,今蜀人栽之,呼为金钗花”,“石斛开红花,短而中实.......处处有之,以蜀中者为胜”。
据史料记载,我省有石斛品种15个。在上世纪60年代以前,四川石斛产量居国内前茅,销往沿海各省,并外销东南亚。近年来,在乡村网的推动下,云南、浙江、广西、广东等地石斛人工种植发展迅速,成为当地优势特色产业受到种植户的亲睐,也得到产地政府大力支持。而我省石斛种植远远滞后,发展属于起步阶段。为发扬和培育我省石斛产业,通过推广石斛种植带领农村发展和农民致富,乡村网于2010年在江油市战旗镇种植近20亩铁皮石斛,2012年5月又建立石斛组培室,为我省推广石斛种植打下了基础。石斛产业是一个高投入、高效益、高技术、高风险的四高产业。
最近2年,乡村网接到我省许多种植咨询电话,为减少我省种植户的风险,乡村网联合石斛专委会、绵阳农科院、战旗镇人民政府举办一期培训班。按照培训方案,此次培训不仅仅是涉及种植技术,更重要的是全面介绍我国石斛产业发展情况,市场情况,如果开拓市场,石斛的应用等方面知识。通过参加培训,学员能够全面了解石斛的相关知识和发展趋势,便于种植户树立发展信心。本次培训由我国石斛产业发起人,被业界尊称为“奠基人”、中国中药协会石斛专业委员会主任杨明志,绵阳农科院张跃飞主任主讲,有机会现场参观种植基地和石斛组培育苗工厂,并可现场预定种苗。据悉,目前包括浙江、广西、陕西的种植户都报名,想要参加此次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