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石斛知识

石斛知识

铁皮石斛养生文化“申遗”的感想

2020-02-11 09:35:15 0
铁皮石斛养生文化“申遗”的感想《浙江日报》、《钱江晚报》等省内多家媒体,报道了同一条经济新闻:天目药业宣布申请

铁皮石斛养生文化“申遗”的感想《浙江日报》、《钱江晚报》等省内多家媒体,报道了同一条经济新闻:天目药业宣布申请将“天目山铁皮石斛养生文化”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因为尚在申请,报道都较为克制,篇幅不大,但字里行间透露出的信息可以理解为“一片叫好”。  

因为“出自临安”,这家从股权看早已不姓“临”、由现代联合控股集团控股的国内最早上市医药企业,此举似乎又为解读临安本土企业成长辛酸史提供了一个好注脚:一家曾经本地发家的企业,虽经历种种风波,至今在业内仍然保持较好的信誉度,股市业绩跟随大气候沉浮也属正常,无论将来路如何走,其股权如何变更,它每一次大举动总逃不过“娘家人”的关注。眼下来看,仅“申遗”一事来说,叫好还为时过早。从产生的影响看,不管此次“申遗”是否成功,对铁皮石斛产业的发展或有裨益。

头顶“九大仙草”之首光环的铁皮石斛,市场价已高达每公斤数万元甚至十万元,其栽培种植渐成风潮,已经引起浙江范围许多实业集团关注和投资。仅天目药业一家,近几年种植基地扩大的规模就堪称大手笔。已经拥有数千亩基地、声称“坚持原产地原则”的天目药业,未来3年的目标已经锁定:铁皮石斛保健品产业销售规模将达到3亿元至5亿元,保健品成为天目药业最重要的利润增长点。在食品安全事故频发的当今,暂时无恙的保健行业或许将借此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最热领域。  

旁观者虽未必清,但站得远也许看得更全面些。上海《东方早报》昨日报道这一消息时,就用了“启动‘申遗’米ST天目拟借‘铁皮石斛’翻身”的标题。看似或然的主题表达,其实探询的就是企业资本运营链条各方的利弊得失。而早在2008年,天目药业因未召开董事会将持有的领汇创投4.5%股权转让给松山地产一事就曾引来关注和媒体质疑。此次“申遗”发生之前的6月7日,由于控股股东杭州现代联合投资有限公司正筹划与公司相关的重大资产重组事宜,米ST天目从当日起停牌。虽然集团方接受采访时表示此事与公司“申遗”、“保健品发展计划”无关,但仍未能消除大家对“申遗”“背后故事”的猜测,给“申遗”蒙上了一层神秘色彩。

第六个国家文化遗产日刚过两天,天目药业宣布这一信息,在言必称遗产保护的主流方看来,其“正面意义”当然远大于外界猜测。按照国人惯常的行事准则,如果此次“申遗”成功,那么下一个目标毫无疑问就是申请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了。目前全国等待申请世界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单位之多,据说已经可以排到下个世纪了。但跟风的热潮仍然没有停止。精力花在“申遗”上,俨然和保护遗产的初衷相左。但也许是各类“申遗”背后的巨大利益驱使,不惜一切代价,往往成了地方、国家乃至世界性“申遗”的通病。我们当然不相信“最高道德即为追利”的企业会去贸然行事,但也许“第一个‘申遗’的企业”这样的美丽头衔会眩得当事方眼神迷离。无论是遗产保护,还是企业生产经营资本角逐,各类监管机制尚待健全、房地产热和资本狂潮淹没创业精神的当下,企业做实业这个最需要保护的“遗产”才值得各方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