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石斛新闻

石斛新闻

畹町芒棒新农村建设 石斛种植稳步推进特色创新产业

2020-11-23 09:30:12 0
畹町芒棒(傣语名),“芒”意为寨子,“棒”意为坪子,即坪坝上的寨子。芒棒位于畹町镇东北部,东北与潞西市遮放镇接

畹町芒棒(傣语名),“芒”意为寨子,“棒”意为坪子,即坪坝上的寨子。芒棒位于畹町镇东北部,东北与潞西市遮放镇接壤,西北至瑞丽江,西南与畹町镇城区和缅甸毗邻,边境线长14.03公里,辖区国土面积47.8平方公里,辖7个村民小组,村委会驻芒棒村民小组,距畹町城区4公里。2011年芒棒全村总人口2503人、644户,聚居有傣族、景颇族、德昂族、汉族等多个民族。芒棒把改善村容村貌作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突破口,坚持统筹安排,突出重点,因地制宜的原则,通过兴边富民工程和整村推进,灾后恢复重建等项目的实施,全村面貌焕然一新。   

近日,记者走访了芒棒这个美丽的村寨,并采访了德宏州政府机关事务管理局李玉和科长。据了解,全村基层组织有党总支1个,党支部7个,党员103名。全村耕地面积4996亩、林地50308亩,主要种植水稻、包谷等农作物和橡胶、甘蔗、石斛等经济作物。发展水牛、黄牛等大牲畜养殖。2011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993万元,人均总收入8088元。该村东部和北部均为山地,是开发区主要防护林和特种用材林区,森林覆盖率达65%以上,南部为河谷型坝子,全村80%的耕地集中在这里,是一个树木葱郁、半山半坝、安宁和谐的边境少数民族聚集村寨。    芒棒村在畹町经济开发区工委和畹町镇党委的领导下,芒棒村党总支委员会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推动科学发展、构建和谐芒棒、维护边疆安宁、服务人民群众、加强基层组织”为目标,积极开展“云岭先锋”工程、“边疆党建长廊”建设、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创先争优”活动,坚持把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维护民族团结、建设边境和谐村寨,大力实施农村党员发展工程、农民服务点建设工程等,不断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为深入贯彻省、州、市党代会精神,切实把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群众利益、群众工作和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落实到具体工作中,抓好、抓实芒棒村“四群”教育各项工作,突出特色,创出亮点,努力把芒棒村建设为全州“四群”教育示范点。在芒棒村委会在畹町经济开发区“四群”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的领导下,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20字方针为目标,积极争创示范点,努力确保示范点树得起、立得住、叫得响、推得开。村“两委”在稳定粮食安全生产的前提下,扎实抓好传统农业以及冬季农作物(西瓜、蔬菜、香料烟等)的种植,稳步推进特色创新产业(萝芙木、无筋豆、木薯、石斛、橡胶等)的发展。  

一直以来,芒棒受到云南省、市各级领导的关心与支持。7月,德宏州人民政府秘书长周湛鸿到畹町芒棒考察,并与农户一起种植坚果树。 现全村农业产业发展布局合理,农业机械化耕作水平提高,生产方式已逐步从单一式、粗放式向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现代农业转变。结合芒棒村实际,全村扩大水牛、山羊和生猪养殖,培育形成具有芒棒特色的种植和养殖产业。  

芒棒村将“四群”教育示范点创建活动与提高基层党组织带领致富相结合,通过党组织带党员,党员带群众的方式,掀起“学、赶、超”的致富热潮,争做创富能手和领路人,使全村逐渐形成“种、养、沼”一条龙,“产、供、销”一体化,实现到“十二五”末,各族群众人均收入在“十一五”的基础上翻一番的目标。把开展“四群”教育活动与“基层组织建设年”、创先争优、跨越发展、创新社会管理和“向杨善洲同志学习活动”结合起来,积极倡导社会主义新农村文明生活,努力实现芒棒村文明乡风;围绕“城市上山、农民进城”的城乡一体化建设目标,组织全村党员和发动全村群众以更高的标准来绿化美化各自的村组环境,力争尽早实现花园式、园林式的社会主义新村庄。芒棒村委会将努力通过“四群”教育的开展,切实解决好认识问题、实践问题、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现实问题和方式方法问题。在继续巩固“百优基层党组织”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科学管理、民主管理水平,真正实现群众得实惠、管理民主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