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石斛新闻

石斛新闻

贵州山区石斛等中药材产业化扶贫 托起脱贫新希望

2020-11-24 08:53:49 0
国发【2012】2号文件指出——我省为全国扶贫开发攻坚示范区。要按照区域发展带动扶贫开发、扶贫开发促进区域发展的

国发【2012】2号文件指出——我省为全国扶贫开发攻坚示范区。要按照区域发展带动扶贫开发、扶贫开发促进区域发展的新思路,创新扶贫开发机制,以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为主战场,全力实施扶贫开发攻坚工程,为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探索和积累经验。中药材:2015年项目区人均纯收入占三成

“黔地无闲草,草草都是宝”。贵州中药材资源丰富,生物多样性和独特的气候特征兼具,是全国最适宜中药材种植中心区域之一。

新阶段扶贫开发以来,省扶贫办把大力发展中药材作为产业化扶贫的重要内容,采取专项投入、连片开发、集团帮扶等方式,取得了明显成效。

据不完全统计,“十一五”以来,我省累计投入各类扶贫资金3亿多元,实施中药材扶贫项目500多个,发展种植面积120多万亩,覆盖了200多个乡镇、600多个村、近7万户农户。扶持了一批中药材种植、加工企业,建设了一批中药材扶贫产业基地,涌现出施秉太子参、贞丰金银花、大方天麻、赫章半夏、正安白茶、赤水石斛等知名品牌,中药材产业扶贫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省扶贫办主任叶韬说:“中药材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发展潜力,在我省种植历史悠久,群众基础深厚,是充满希望的朝阳产业,是贫困地区调结构、促增收、保生态、可持续的最现实、最有效的产业之一。”

按照国发2号文件要求,围绕到2015年全省中药材种植面积达500万亩、中药材产业总产值达100亿元的目标;实现项目区药农人均增收2000元,人均拥有一亩药园;初步形成各具特色的中药材产业长廊;加快形成以贵阳为中心的全省中药材市场体系等目标。

加强统筹规划,突出扶持重点县和重点品种。在武陵山区、乌蒙山区和滇桂黔石漠化片区中,围绕地道中药材分布区域,重点发展天麻、杜仲、石斛、半夏、钩藤、金银花等22个主打中药材品种。

按照“3578”原则,即每县选择1至3个优势产业进行重点扶持,确保每个产业覆盖50%的贫困乡镇、70%的贫困村和80%的贫困人口,同步推进产业发展与扶贫攻坚。围绕22个重点发展品种,建设38个种子种苗繁育基地,确保药材种源纯正、质量优良,种子种苗省内供需平衡。今年先期安排3000万元作为启动资金,实行企业运作,订单生产,滚动使用。

创新中药材产业发展模式。加强科技支撑,注重从源头上强化科技扶贫,不断推进产业基地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推广种植模式,积极采取“药林结合、药草结合、药果结合、药粮结合”等有效模式,着力建设一批示范基地,推动中药材与其他扶贫产业有机融合、协调发展。加强与省直相关部门交流沟通,注重扶持中药材种植基地和市场建设,从种苗基地、种植基地、加工基地到技术服务、贮藏运输、市场销售各环节延伸产业链条,逐步健全产业发展体系,多环节有效增加项目区药农收入。

从明年开始,我省每年以50万亩左右的速度,在37个重点县围绕重点品种建设一批上万亩连片规范化种植基地,力争到2015年,使我省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500万亩,项目区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0%来自中药材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