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石斛新闻

石斛新闻

铁皮石斛发展困局如何解,一粒铁皮石斛种子可以培育3万株苗

2021-01-14 09:31:55 0
日前,在位于云南省红河州的某铁皮石斛种苗基地,该基地的植物组培专家蔡方玉拿着培养瓶告诉记者:“一粒铁皮石斛种子可以培育3万株苗。”  铁皮石斛是我国传统名

日前,在位于云南省红河州的某铁皮石斛种苗基地,该基地的植物组培专家蔡方玉拿着培养瓶告诉记者:“一粒铁皮石斛种子可以培育3万株苗。”
  铁皮石斛是我国传统名贵药材,早在《神农本草经》就有记载,在我国已有两千多年的药用历史,被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其种子在自然条件下的发芽率一般低于千分之一,而且对生长环境要求苛刻。由于采收过度,野生铁皮石斛曾经一度濒危,被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药材物种名录》。近20年来,随着植物组培技术的发展和种植技术的成熟,因为稀少而在历史上一直被少数人群使用的铁皮石斛开始大面积人工种植,铁皮石斛产品进入寻常百姓家。
  “但现在种苗过剩,铁皮石斛的产量也过剩。”蔡方玉遗憾地告诉记者,他们的组培室每年有2000万株苗的培育能力,但今年只做100万株左右,而且是接了订单后才生产。
  过去几年,他见证了铁皮石斛市场的大起大落。2012年以前,铁皮石斛每公斤价格高峰时达上千元,此后种植者一拥而上,目前价格只有100元左右,甚至几十元。
  今年4月,国家卫健委发布征求意见,拟将铁皮石斛、党参等9种物质按照食药物质管理,许多人认为铁皮石斛产业迎来极大发展机遇。但记者日前在中国医药新闻信息协会和中国中药协会主办的中国铁皮石斛产业发展大会上了解到,我国铁皮石斛产业目前陷入无序发展困境,产量过剩,质量参差不齐,市场混乱。究其原因,主要是铁皮石斛质量标准不完善,技术水平和研发力度不够,整个产业停留在较低水平,缺乏深加工,产品技术含量低,应用范围小。
  云南省红河州被誉为“滇南生物基因库”,独特的地理和气候环境使其形成了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中药材资源十分丰富。当地百姓多以种植中药材为生,各类种植面积达上百万亩,但目前仅有一万亩左右为铁皮石斛。“坦率地说,铁皮石斛给我们带来的是惨痛的记忆。”红河州科技局局长刘杰告诉记者。
  历史上,药用铁皮石斛均为野生。随着人工种植大面积推广,市场出现剧烈变化。“铁皮石斛最开始在江浙沪地区大受欢迎,每公斤收购价要一两千元,于是云南、四川等地大量种植,最终供过于求,市场开始乱了。”中国中医代谢干预研究院首席科学家王代军告诉记者。
  中国中药协会副秘书长申诺指出,铁皮石斛产业目前处于无序发展的状况,产量过剩,市场惨淡,价格畸高畸低。
  中国医药新闻信息协会副会长兼中医药临床分会执行会长杨建宇认为,铁皮石斛价格暴跌,并非仅是产量原因,更多是因为质量问题——以次充好,以假乱真。“石斛科植物有许多种,很多人甚至用仅可食用的石斛冒充药用的铁皮石斛。”
  据了解,铁皮石斛与多种石斛类植物如齿瓣石斛、梳唇石斛、美花石斛等,在形态上没有显著差别,尤其是加工成铁皮枫斗(由铁皮石斛鲜条加工而成的干品)后,一般人很难从外观形态上辨识区分。
  “由于铁皮石斛上游市场波动大,很多铁皮石斛企业不是倒下就是转行。”云南铁皮石斛企业巨丰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杨晓寅说。
  201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修订时,我国第一次将铁皮石斛从石斛科单独列出,并建立了相应的质量控制标准。对此,有关负责人解释:随着铁皮石斛产业越来越大,假冒伪劣现象随之出现并愈演愈烈,国家药典不得不进行规范。药典对铁皮石斛的鉴别方法和质量评价方法做了规定,主要指标为铁皮石斛的特有成分多糖,比如无水葡萄糖含量不得少于25%,甘露糖含量应为13%~38%等。
  不过,要想控制好铁皮石斛的质量,仅依靠上述标准还不够。铁皮石斛的质量和品质受到种植技术、生长环境、加工方式以及农药和重金属残留等多种因素的影响。2005年到2013年,云南省铁皮石斛种植规模增长了20倍,种植方式混乱,种植过程不规范。“栽培标准缺乏导致产品成活率低下,品质参差不齐。”王代军说。还有人指出,种苗组培可能会导致铁皮石斛种质退化。
  规模化种植的同时,更需规范化。专家建议完善铁皮石斛种植、加工、检测等全过程的质量安全管控标准,如对铁皮石斛的种苗组培、种植方式、农药和重金属残留以及产品加工环节等进行明确规范,由国家或行业制定相应标准。据了解,浙江省已制定国内首个《无公害铁皮石斛》地方标准,浙江农林大学等已完成《铁皮石斛栽培技术规程》行业标准的起草。
  “还应加强铁皮石斛质量标准的细化。”杨建宇认为,铁皮石斛产品标准目前还不够精准、清晰,比如不同的铁皮石斛产品即使达到药典标准,其品质和质量也还是有差异的,如何进一步区分?标准细化之后,就可以对铁皮石斛的质量进行分级,类似茶叶的质量分级标准。“要让消费者一看就知道这个铁皮石斛品质如何,应该值多少钱。”
  除质量外,另一个困扰铁皮石斛产业发展的问题是缺乏深加工,产品技术含量低。“供大于求只是表象,实质问题是缺乏技术研发和深加工能力,没有扩展铁皮石斛的用途。”王代军强调,深加工需要技术,现今对铁皮石斛的技术研发还不够。虽然已经有了一些技术成果,但没有市场应用,没有做到产业和新技术的及时对接。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铁皮石斛产品主要有三类:一是鲜品直接销售,包括茎、花和叶;二是将铁皮石斛茎制成干品,即铁皮枫斗;三是深加工产品,有胶囊、片剂、口服液等。前两类初加工产品较多,缺乏技术研发和深加工,产业链短,产品单一。
  王代军建议加强对铁皮石斛的基础研究,通过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逐渐阐明铁皮石斛作用机制,开发铁皮石斛新产品和新用途,扩大其药用范围,充分发挥其药材优势。比如,对铁皮石斛的有效成分进行分析,将其提取分离出来进行单品开发,并提升深加工能力,研制多形式铁皮石斛产品,满足不同消费者需求,打破产品单一的局面。
  杨建宇希望铁皮石斛能在临床上得到更多应用。“铁皮石斛现在游离于中医药临床之外,多数只作为养生和保健食品使用。”他说,这与对铁皮石斛临床应用研究不够重视有关,呼吁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和应用规范化力度,让铁皮石斛更多贡献于病人。
  作为产业界人士,杨晓寅认为,产业界也应进一步加强科研创新,不断拓展铁皮石斛的应用,开发出更多适合现代人健康需求的产品。经历过惨痛教训的红河州,也在行动。刘杰告诉记者,当地政府制定了一个规划,“通过种植倒逼研发、加工,提高对这些药材资源的利用率和产品科技含量”。